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资讯>>详细内容

郑州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     发表日期:2018-12-12      【字号 】  【打印】 【关闭】 【收藏



高举旗帜   凝心聚力

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加快推进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在郑州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赵新中

(2018年12月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郑州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十年的工会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总格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郑州在实现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郑州发展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我市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市委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郑州市总工会改革方案》,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坚定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坚持完善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大力支持劳动竞赛、职工技能提升、劳模选树表彰、困难职工帮扶、职工之家建设等工作开展,不断优化工会事业发展环境。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共同关注关心职工发展、合力推进工会工作的局面。

        市工会十三大以来,全市广大职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和主力军的担当,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创新创业的火热实践,为促进郑州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落实市委对工会工作的指示要求和省总工会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开创了郑州工会工作新局面,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坚定政治方向,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筑牢政治灵魂、凝聚奋进力量;十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立足工会、站位全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融入中心建功立业、创新创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会在全市工作大局中作用有力彰显;十年来,全市各级工会顺应时代、锐意改革,抓基层、强基础、增活力、促创新,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十年来,全市各级工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锤炼队伍,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群众,工会维权服务工作不断推进。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会“大学校”作用充分发挥

        全市各级工会始终打牢思想根基、把握正确方向,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职工头脑。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持续开展职工大宣讲大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和广大职工心中落地生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组织“寻找最美劳动者”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职工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评选、“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评比活动,不断加强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致力于服务保障郑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持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加强“职工书屋”、“工会之窗”和“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深入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和建功立业工程,建立健全职工文体活动组织,广泛开展职工学法守法知识竞赛活动和“农民工素质提升”主题系列活动,维护广大职工学习发展权益,推动职工文化、企事业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以来,选树市级以上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9个,选树全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50个、知识型职工标兵100名;创建“职工书屋”示范点国家级33个,省级79个,市级384个;15万名职工文化学历层次得到提升。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加彰显

        全市各级工会围绕郑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心任务,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竞赛、重点工程建设建功立业劳动竞赛、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竞赛、节能减排竞赛活动,持续举办全市性的职工技术运动会,大力推行“首席员工”评聘制度,实施千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不断推进完善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2008年以来,全市参加各种劳动竞赛职工累计达1000万人次,涌现出市级工人先锋号、五一文明岗(号)1010个,各类技术能手、标兵、状元7963人,评聘“首席员工”(金牌工人)17568名,评选“郑州大工匠”10名,40万名职工技术等级得到提升。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勇于发明创造,不断深化技术革新,数十万件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广泛采纳和应用。认真做好劳模推荐评选和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2008年以来,推荐表彰了市级以上劳模1937名,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状121个、奖章288名,发放市级以上劳模帮扶救助金1942.36万元,组织劳模荣誉疗休养1900多人次。

        (三)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全市各级工会加强宏观参与和源头维护,积极推动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工作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认真做好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支付保障等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深入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建会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制率达到91.66%,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达到90.96%。较2007年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分别增加了46.06%和48.86%。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建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全覆盖。

        (四)不断完善帮扶服务体系机制,职工服务长效化、社会化、精准化程度切实增强

        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多方整合帮扶资源,完善帮扶网络,长年唱响“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歌,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推动工会帮扶工作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送温暖活动资金1.38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15.08万户(次)。探索建立“爱心助学”长效机制,力求工会助学与社会助学相结合,资金助学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助学与助业相结合,10年来共筹集助学资金9719.55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3.63万名。广泛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增强职工抵御风险能力,活动覆盖基层工会2800多家、覆盖职工169万人次。注重通过技能培训增强职工就业再就业能力,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24.36万人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10万多人次。积极探索延伸服务触角、温暖户外劳动者新举措,全市建立“工会职工服务点”417个,实现了服务点建设运营“四个到位”、“三个结合”。加强“一网一卡多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互动、各级工会联动、职工需求推动的普惠服务职工新体系。截至2018年9月底,全市基层工会实名制登记工会会员信息154.67万人,申办工会卡124.18万张。以实名制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工会卡为载体的普惠服务活动成为常态,创立了技能提升奖励、助力绿色出行、返郑交通补助、会员特惠观影、书香工惠补贴、会员祝福礼包等会员普惠活动品牌。各级工会顺应职工生物钟和服务需求,争相开设职工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各级工会新媒体矩阵互联互通,致力打造凝聚职工、服务职工的网上家园。“郑州工会”、“郑州工会会员服务”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信息1080期,总阅读量达到1160万人次,双双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工会新媒体”称号。

        (五)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和工会改革,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持续提高

        各级工会着力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有效覆盖持续扩大。坚持不懈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确立“党建与工建”、“组建与规范”、“提高与创新”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抓建会、促规范的工作格局,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工作活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达31662家,涵盖基层单位43520个,工会会员247.5万人。较2007年底,基层工会组织、涵盖基层单位、工会会员分别增长了146.65%、139.09%、116.55%。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基层工会达标创优建立工会工作示范点活动,全市基层工会的达标率达到85%以上,基层工会的创优率达到60%以上。富士康郑州科技园试水工会主席职业化、实现四级网络覆盖、规范基层工会选举,创立了叫响全国的大型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郑州模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和省总统一部署,坚持增“三性”、去“四化”,着力改革工会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全市工会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成果逐步向基层延伸。全市各级工会充分利用党委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通过收集上报民生热点、组织职工评议公共服务项目、调研督导民生实事、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督导和大气污染治理督导、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等渠道和形式,积极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

        (六)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各级工会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努力把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扛牢抓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提高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会党组在单位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较好发挥,为工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不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配合市委第三巡察组对市总党组的专项巡察,切实抓好中央巡视组巡视河南、省委巡视组巡视郑州、市委巡察组巡察市总的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持续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市工会总体工作格局,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市委市政府20条规定,持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健全完善联系服务职工的常态机制,实现工会联系基层、联系职工常态化。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完善经费收缴机制,强化资金预算管理,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工会经费收入稳定增长、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完善审查审计监督机制,经审监督作用有效发挥;产业工会在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协调发展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会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理论研究、信息化建设、友好往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市总各直属单位的工作实现新发展。

        市工会十三大以来的十年,全市各级工会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服务大局、服务职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多项工作领跑全省工会,走在全国工会前列,市总先后荣获省委、市委,全总、省总授予的120多项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重视支持,靠的是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靠的是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的辛勤努力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并以大会的名义,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主要包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准前进方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市中心工作中去部署、去谋划,找准党政所需、职工所盼、企业所求的结合点;必须坚持突出主线、强化维权,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服务为先、职工为本,尊重基层和职工的首创精神,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措施,为工作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主动作为、开门办会,既要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自身优势,更要善于争取和用好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推动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努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会干部队伍,为开启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征程提供政治保障。这些既是我们在以往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深刻共识与智慧结晶,也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倍加珍惜、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务必长期坚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主要是:工会组建、会员发展还不能完全跟上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步伐,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有待提升;上级工会对基层指导服务还不够到位,工会基层基础薄弱的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部分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充分不明显;工会工作载体和手段还不够丰富,与职工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多;工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工会干部的改革意识和担当精神还不够强,深入基层、服务职工的作风还不够扎实,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增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赋予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时代主题、发展道路、目标任务、根本保证,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工会十七大用“八个坚持”、“四个立足”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八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是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引领教育广大职工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这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这是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这是工会工作彰显活力的基础和关键。“四个立足”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方位,在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中贡献力量;立足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中担当作为;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中履职尽责;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在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中开拓创新。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郑州实际,形成新的生动实践。

        今后五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市工会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把工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赋予了工会组织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生动实践,为郑州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全市广大工会干部人心思干、人心思进、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凝聚了融入全局、服务职工、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网上工会建设、职工网络服务体系的日益加强和完善,丰富了我们密切联系职工、精准服务职工的载体和手段。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给工会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职工队伍内部结构日趋多元,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成为职工队伍主体,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主体,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作方式及用工形式等发生深刻变化,职工队伍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劳动关系的确立与运行、职工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时代面临新使命、新任务,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作为。我们一定要围绕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目标,找准引领职工建功立业的切入点;顺应职工队伍状况的新变化,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着力点;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牢竭诚维权服务的落脚点;正视工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抓住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关键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谱写郑州工运事业新篇章,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我市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进展,充分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着力提高工会维权服务工作质量,切实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全面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坚定政治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服务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

        围绕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服务大局有更大作为。围绕“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在“十大重点任务、九大支撑性工程、六大基础性工作”中找准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切入点、着力点,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迸发,职工参与和推动高质量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正能量不断释放。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参赛职工(人次)每年增长6%以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持续增强,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

       ——职工素质有更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识充分汇聚。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五年内,15万名职工提升一个学历层次,30万名职工提升一级技术等级。县级以上工会有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阵地,85%以上建会企业有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职工文体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

        ——和谐劳动关系有更大发展。工会维权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更加健全,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覆盖95%以上的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建制工作在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上工会普遍建立法律服务中心,规模以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率达到70%以上。

       ——服务职工有更大成效。建立健全工会网络服务体系,加强工会服务平台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实效,形成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职工服务模式,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五年内,县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高效运转,90%以上的乡镇和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工服务站,不断提高职工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前台后台无缝衔接的工会会员普惠制服务。

       ——吸引力凝聚力有更大提升。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实现工会组织建会、职工入会数量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会改革持续深化,“智慧工会”建设领跑全省,“职工之家”的称号更加深入人心。工会干部选拔任用培训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干部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今后五年,全市法人单位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

        实现以上目标任务,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贯彻新思想,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定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切实用新思想武装头脑。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王沪宁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工会十七大上的致词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学习领会其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重大意义,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密结合郑州中心工作和工会工作实际,把执行党的意志的坚定性和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统一起来,把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把市委的意见要求落实到广大职工中去。

        二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把“大学习”课堂、“大宣讲”讲台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发展前沿,进行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工会网上评论员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打造清朗涉工网络空间。推动《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深化“文明郑州职工先行”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各类培训之中,深化职工敬业行动,努力形成体现新时代特征、富有不同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三是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工会宣传思想和文化阵地管理,建立健全职工文体组织,发挥工会内部出版物、工会网站、工会新媒体、职工书屋、职工文艺舞台、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宣传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发展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推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工会所属服务阵地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工会公共、公益特性,使其成为区域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加强文化服务项目、品牌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努力打造职工文化精品,让工人形象更鲜明、工人故事更生动、工人声音更响亮。在农民工集中地建设“农民工文化家园”,加强文化服务资源配送,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融入促进社会融入,激励职工群众心中有梦想、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二)主动服务新目标,凝聚职工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工运主题,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弘扬主人翁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高质量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建功立业。

        一是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紧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总目标,按照“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引导职工把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等作为主攻方向,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持续开展“五比一创”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三比两降”节能减排竞赛、“安康杯”竞赛、“工人先锋号”创建等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动员组织职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开放创新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不断丰富竞赛的领域、内涵、方式、机制,突出竞赛的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特性和单位特点,提升职工参与率和受益度。深化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推进班组建设。组织职工积极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身三大攻坚战,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郑州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工作联动机制,贯彻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要求,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工会推动、各方参与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格局。聚焦“中国制造2025郑州行动纲要”的实施,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推进制造强市战略、把郑州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人力资源、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以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改进技能评价方式、拓宽职业发展空间等为重点,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效能评估及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建立产业工人培养、考核、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让广大产业工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实践的主体性,实施职工创新创造计划,开展“五小”活动,形成岗位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创造模式。实施劳模大工匠创新工作室扩面升级计划,探索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实施千名大工匠选树和名师带徒行动,叫响做实“郑州大工匠”品牌,总结推广绝招绝技和先进操作法,开展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活动,弘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劳模学习宣传和管理服务工作,开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基层活动,用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新时期劳模精神感召职工、激励职工、引领社会,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 

        (三)准确把握新变化,推动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必须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市各级工会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是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落实党委加强改进工会工作制度,强化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反映职工合理诉求,协调解决工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主动参与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涉及职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积极参与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建设,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推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制,科学制定劳动定额。探索互联网平台用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标准体系,推动建立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用工和社保制度。积极参与人大执法检查、政府劳动监察、政协委员视察等活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发挥工会负责人和职工(劳模)中“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不断拓宽职工民主参与的形式渠道。

       二是健全法律监督和援助机制。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完善职工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工会维权“一师三员”队伍建设,依法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及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推动完善劳动保障执法与工会监督联动机制,推行工会“三书一公布”制度,健全完善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在县级以上工会普遍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不断扩大注册律师队伍。建立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机制,推动在职工有需求、有条件的仲载机构、人民法院设立工会法律援助窗口。开展职工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工会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广泛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和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表达诉求,让职工群众在法治力量的呵护下积极工作、幸福生活。

        三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规范化建设,完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协商解决机制。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积极参与平安郑州建设,加强工会信访工作,建立健全工会、法院、人社、司法联动机制,做好劳动纠纷隐患排查,突出预防、管控、处置,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在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健全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坚持建会、建制、建家“三建并重”,以加强国企党建为契机,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融入企业治理架构,实现建会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稳定增长。以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为抓手,推动企业普遍开展集体协商,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提高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水平,推动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深化“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活动,推进职工代表素质提升工程,实现民主管理提标升级。积极构建“协商理念、协商文化、协商机制”三位一体民主管理推进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操作规范,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四)顺应职工新期待,更好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级工会要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满腔热情做好服务职工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服务职工体系。坚持职工需求导向,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提升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强化基层工会帮扶站点建设,发挥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枢纽型平台功能作用,引进社会资源,推动资源统筹、政策帮扶、制度保障,做实各类职工维权帮扶、保障服务项目。加强工会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工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社会化运作模式。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做好工会职工服务点建设工作,推行工会服务职工工作项目清单制度,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推动落实农民工欠薪报告制度,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等工作,健全完善工会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贯彻落实《河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深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二是拓宽服务职工领域。在做实做优“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工会帮扶活动品牌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职工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类精准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与政府救助、公益慈善力量有机结合,推动建立低保与扶贫有序衔接机制,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经常化、日常化。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转岗安置等工作,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与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结合起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鼓励支持向社会购买服务,确保规范操作、稳妥推进。督促企业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福利,做好职工生活保障服务。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为职工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

       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主动融入和对接全市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推动工会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健全联系职工群众机制,创新联系职工群众的方式,及时准确地了解反映基层情况和职工群众愿望和呼声,促进职工群众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团结和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健全以工会组织为枢纽、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为网络的社会服务体系。引导动员广大职工有序有效地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逐步实现职工群众在社会领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广泛组织职工志愿者服务活动,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以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社会救助、慈善公益、法规政策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体系,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融合性多样化服务,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合理有序参与居住地的社会服务管理。

        (五)落实改革新要求,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

         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推动工会改革创新,是工会工作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市各级工会要锲而不舍深化工会改革,推进工会自身建设,把工会组织打造成为广大职工遮风挡雨的“温馨之家”、充满爱心的“幸福之家”。

       一是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按照增强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继续优化领导机构人员构成,以强化基层、服务职工、提高效能为导向,调整机构设置,优化工作职能,着眼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配套措施,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把工会改革的效力充分展示出来,推进产业工会改革创新,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加强分类指导,规范集团公司工会组织领导关系和管理体制,创新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新模式,突出维权服务实效。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体现群众化特点,把重点放在为下级工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导服务上,建立健全“以职工为本”的工作机制、“以职工为主”的活动方式和“职工说了算”的评价体系。探索新业态领域工会工作方式方法,注重运用社会、市场、网络资源支撑改革创新,让工会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职工,切实提高职工群众对工会改革的获得感、认可度。

        二是加强智慧工会建设。充分运用“大智移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郑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实施《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实施智慧工会建设工程,建设实名动态、全面覆盖、安全共享的工会大数据库,加强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加快工作创新与服务方式变革,全面提升工会工作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与党政及相关各方的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打通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网络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使职工群众能随时随地在网上找到组织、参加活动、接受服务,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科学化决策能力和精准化服务水平。积极构建社会化普惠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做实服务项目,打造“一网聚、一卡通、一心连”网上网下服务职工新模式,完成“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转型升级,打造有粘性、有温度,彰显郑州特色、创新特质的“网上职工之家”。

        三是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坚持“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健全党建带工建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两个全覆盖”。加强县级工会建设,强化乡镇(街道)工会枢纽功能,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拓展职工网上入会渠道,加强建会工作,提高建会质量。创新工作模式,通过项目招聘、购买服务、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等形式,充实基层力量。推进工会经费管理改革,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落实新建非公工会和发展会员经费补贴制度,实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主席补贴制度。实施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工程,以“六有”为基准,以“双争”和“会员评家”为动力,健全会员代表大会、会务公开等制度,规范基层工会选举,切实激发基层工会生机活力。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使所有工会干部都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六)努力践行新要求,推动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工会党的建设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一是从严从实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全市各级工会党组织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提高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按照中央、省市委统一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健全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请示报告制度,完善与县(市)区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加大工会干部协管力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实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工会机关和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机关文化和政治生态。要坚持党建带工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工会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是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盯住重点领域,织密制度笼子,深化工会立体经审监督体系建设。支持市纪委监委驻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专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完善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提案办理等常态化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建立职工需求调查和效果评价等机制,大兴学习、调查研究、干事创业之风,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抓落实,争做新时代工会工作实干家、职工群众贴心人。

       三是全面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全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工会干部素能提升计划,深化“送教到基层”活动,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增强“八个本领”特别是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职工群众信赖,专职兼职挂职干部、志愿者、社会化工作者相结合的工会干部队伍。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我们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深化工会财务制度改革,夯实工会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确保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积极探索工会资产安全运营有效方式,推动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市总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各级工会文明创建进档升位,加强工运理论研究、工会信息化建设、统计调查、对外交往等工作,推动工运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以词条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为序)

        1.“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

        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郑州市工作总格局,“四重点”指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开放创新、生态治理“四大重点”工作,“一稳定”指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一保证”指强化党建保证。

        2.千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

        市总工会《关于实施“十三五”千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的意见》(郑工文〔2016〕35号)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培养选树200名大工匠,共选树1千名大工匠。市总联合市人社局每年评选10名“郑州大工匠”,选树技能领军人物。

        3.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评选

        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10个,按程序授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评选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10名,按程序授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同时评选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若干名。

        4.“安康杯”竞赛

        以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为主题的劳动竞赛。

        5.送温暖活动

        党政主导、工会组织实施的元旦、春节集中慰问困难劳模、困难职工、困难企业活动。

        6.金秋助学活动

        为推动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大学问题,每年秋季开学前工会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为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7.“四个到位”“三个结合”

       “四个到位”即专属标志牌悬挂到位、服务设施和宣传资料配备到位、工作人员和服务时间到位、服务项目到位;“三个结合”即资金投入和后期管理相结合、重点打造与普遍建设相结合、工会活动与服务点发展相结合。

        8.“一网一卡多平台”

        按照省总工会统一部署,市总工会2015年以来搭建了包括河南职工网,工会会员卡,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豫工惠APP等在内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平台。

        9.增“三性”、去“四化”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提出新要求。增“三性”,指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指防止和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10.“十大重点任务、九大支撑性工程、六大基础性工作”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围绕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明确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十大重点任务:一是走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厚植开放优势;四是深化改革创新;五是提升枢纽能级;六是建设生态郑州;七是彰显文化魅力;八是培育人才优势;九是增进人民福祉;十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九大支撑性工程”指:畅通郑州工程、数字郑州工程、产业再造工程、枢纽提升工程、幸福郑州工程、美丽郑州工程、文化郑州工程、活力郑州工程、智汇郑州工程。“六大基础性工作”指:一是规划完善提升工作;二是招商引资工作;三是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四是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五是环保攻坚工作;六是社会治理创新工作。

        11.“四德”建设

        指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12.“五比一创”

        指以比工程质量、比安全施工、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

        13.“三比两降”

        指以比管理创新、比技术进步、比职工行动,降能耗、降排放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竞赛。

        14.“五小”创新活动

       “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15.两代表一委员

        即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6.一师三员

        即工会维权律师、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17.“三书一公布”制度

        即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见书、劳动法律监督告知书、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和社会公布制度。

        18.“大智移云”

        即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

        19.“会、站、家”一体化建设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总工发〔2014〕22号)要求,加快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按照“会、站、家”一体化的思路,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工会。

        20.“六有”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总工发〔2014〕22号)要求,新形势下要努力建设“六有”基层工会: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有独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有服务职工的活动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自主管理的工会经费,有会员满意的工作绩效。

        21.“双争”

        一是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二是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

        22.力戒“四风”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讲话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



工会概括|网站首页|返回顶部|网站管理

版权所有:荥阳市总工会 地址:荥阳市康泰路 联系电话:0371-64602212

豫ICP备16035455号